快讯

真的有进化吗?浅谈日韩MP3系列演变

2009-10-26 11:59  出处:pconline  作者:乱世枭雄  责任编辑:zengxin 

1Iriver:颠覆设计,1+1=3回顶部

    480P到720P到1080P,这是国内MP4在两年内达成的技术指标演变,十分夸张。在国外便携播放器品牌中,两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款经典产品的再测试再修改,意味着这款产品的升级机型的打造时间,比如从COWON D2到COWON D2+。不过对于习惯国内技术指标超快速演变的玩家,都十分质疑国外MP4的演变到底是真创新,还是假重做?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们简单找出几个知名品牌几个知名系列来前后对比,看看它们是否真的进化了?

Iriver:颠覆设计,1+1=3

    一直以来,iriver系列新品的设计前卫颠覆固有的形象,比如纯音乐播放器大玩简约概念,功能却逼近高阶播放器。一贯以来,各大厂商都在MP3研发上追求更大的存储空间,更好的解码芯片,但iriver N10的横空出世让人们明白了原来MP3也可以如此华美,这也是MP3产品发展史上一个著名系列的开始。


IRIVER N10

    N10的市场定位和目标人群十分清晰,那就是收入中高的白领时尚消费群体,其精致到唯美的外形设计是最具杀伤力的卖点。宛如一颗黑水晶般晶莹剔透的机身在今天看来也是独具韵味。这种外形酷似宝石项链的设计为N系列定下了基本不可触犯的基调。它支持MPEG 1/2/2.5 Layer 3, WMA, ASF等多种媒体格式播放,并作为飞利浦解码芯片加iriver设计的完美组合,配合Xtreme 3D音效系统其音质表现至今仍有玩家津津乐道。


IRIVER N12

     Iriver N11在细节上比N10更进一步,在身上一颗晶莹剔透的施华洛施奇水晶让N11看起来更加璀璨耀眼,在产品性能方面N11相较于N10来说有一些细节上的调整,例如加入了FM收音机功能和对新兴音频格式OGG的支持。在后者的Iriver N12在外形设计上与N11完全一致,重要的修改在闪存容量最高提升至2GB,耳机上回归了N10所采用的LMX-E700,在其它任何方面N12与N11具有百分百的一致性。总的看,这两兄弟像是N10的完善和完完善版。


IRIVER N20

    当人们认为iriver N系王朝篇完结之时,N20就出现了,就在撰稿所在的2009年。 简单说,高雅项链式设计和平滑镜面机身,相比前作更显简约却更多内涵,让它有种继承衣钵而又超脱其本的感受。号称具有专业Hi-Fi音响听觉效果的平衡动铁耳机和iriver首次推出的IESE音效专利技术,整体来说,这样具有多买点的升级版本,是比较受大众和媒体喜欢的。


平衡动铁耳机

    Iriver N系列的出现对MP3的格局变化有了巨大的影响,它的出现代表了高端项链MP3领域的崛起。深层次解构它的成功和特色是:颠覆与创新同时进行,异领域的产品融合出新的卖点。这其中的启发意义也得到了其他品牌的认同和效仿,其中不乏大牌和山寨。明显的,这就是iriver加珠宝所产生1+1=3的力量。

2Iaudio:酝酿创新,重造经典回顶部

Iaudio:酝酿创新,重造经典

    作为韩国厂商另一巨头iaudio,我们先说说I6。i6是第一款使用0.85英寸硬盘的机型,拥有4G的容量,使用了比U3更高一级的TCC771芯片,音质也得到了提升,相当于是X5的缩小版,继承了X5的所有功能,但是体积却变得如此小巧,而且功率更是增大到30MW×2,相当惊人。


外观上区别不大的iaudio6和7

    而其后的I7更加惊人,不仅把播放时间从20小时提高到60小时,更是业界首款使用了16GB闪存的机型。而大约一个月前iAUDIO 7正式在韩国及欧美上市,从用户和媒体传来的反馈不错,CNET对这款MP3曾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截稿前插入一句,韩国媒体终于曝光了iAUDIO 9,其8.9mm超薄的外观让人惊叹,有关信息表示它对I7外观及功能指标作了巨大颠覆,这个新闻预示着很多东西,我们在小结会再讲讲。


完全颠覆前作的iaudio 9

    另外一台尊王——D2也算是奇葩了,首先在近代机型中,多数厂家都似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其他功能的研发之上,对于音质的投入越来越少,依然能保持大功率的输出似乎没多少了,iAUDIO不退反进,把D2的推力加大到32MW×2,可以说在现在的市场上是鹤立鸡群的,其次,在保持优秀音质的同时,D2的功能也更加丰富,强大的处理芯片即使在播放640×480分辨率的影片时也能保持流畅的播放速度。


iaudio D2

     这一切均衡全面、强大出色的设计理念与功能表现成为了其它品牌当时无法超越的标杆,优秀的设计与品质让其可以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但正因为设计得太好了,以至于它的后续机型——D2+压力太大,都被粉丝诉说并不像是升级改良版。仔细与D2相比,D2+在完全继承之余是有突破的,不过比较明显的只有两点,就是D2+搭载了升级的BBE+专业音效和JetEffect BEE+系统,还有在颜色上进行微调。


iaudio D2+

     I7相较于I6,D2+相较于D2,明显的变化不多,但是细微之处的变化恰到好处。价格更低、续航更长、功能更加人性、还有继承发扬的音质表现,都向世人展现了这个韩国品牌的稳健与成熟。不过D2+增加了年轻化配色和I9对于I7颠覆性的升级,表露出COWON新的野心,务求摆脱旧有固定的印象。简言之八字——细水长流,逐善其身。

3索尼:音质探索大于视频回顶部

索尼:音质探索大于视频

     索尼在2007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视频Walkman——A800系列,其顶级的音频技术与均衡的视频能力强大,奠定了WALKMAN印记重回巅峰时刻的坚实基础。一系列影音格式的参数,如支持MPEG-4 AVC/H.264 Baseline Profile等格式视频播放,支持MP3、WMA、AAC、HE-AAC、ATRAC、ATRAC Advanced Lossless、WAV等多种音频格式文件播放,这成为了往后A系列的格式范本,要么小增,要么小减。


索尼A800系列

     A系列随身听第二代A810系列可以忽略吧,因为作为简化版,没什么可说的。真正的新品NW-A820系列在2008年初发布,最大的创新是支持蓝牙Bluetooth Ver.2.0技术,蓝牙开启时,机身一角的蓝色LED灯亮起。另外像索尼以往的产品一样,A820系列亦带来了多项降噪技术,同时附赠13.5mm大口径单元的入耳耳塞,带来不受环境限制的纯净音质。


索尼A820系列

    今年2009索尼终于发布了A840系列,外观上使用米奇老鼠的象形设计来创新,但是机身最薄部分只有7.2mm却更加抢眼。机器内部采用目前索尼的“清洁音频技术”以及内置“S-MASTER”全数字放大器,并且还新加入了高频部分插值技术“DSEE(Digital Sound EnhANCement Engine)”,音质上的仍然保留一定的诚意。比较突出的是,可以支持到720×480像素、30fps的文件了。


索尼A840系列

    客观上说,索尼A840系列与以往的不同是显著(特别是480P播放能力),但是因为国内现在已是1080高清MP4标准,所以又是最不吸引的。整体上并没有致命的吸引点,和以前变化不大的模具框架,总有几分似曾相识的影子在漂浮,是否敷衍了事就看大家喜好了。或者换个角度思考,是因为索尼每次在其它领域的创新都比MP3/MP4领域来得大吧。


索尼家族

4三星:始终如一打概念牌回顶部

三星:始终如一打概念牌

     三星YP-P2作为三星2007年底推出的旗舰机型,体现了三星最强的研发技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超大Emoture触摸宽屏以及蓝牙功能还有DNSe系统的顶级配置,它在当时就蕴含着不少现在MP3流行的趋势,因而在一亮相便引起了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在各类数码大赏中获奖无数和经历了四次固件升级后,三星YP-P2便光荣隐退。


三星YP-P2

    09年1月的CES(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会展上,三星YP-P3展现在众人面前。作为集多荣誉于一身的P2的升级版,三星P3在材质上有所改变,加上了金属拉丝工艺和一层钢化玻璃面板,整体观感其实没有变化。


三星YP-P3

     升级的后的EmoTure触控式界面,还是有不错的创意和卖点的,用户通过它可以轻松实现切换音轨,操控菜单等所有功能;P3搭载了三星最新研发的DNSe3.0音效技术,通过频谱扩展功能,最真实的还原受损音质,将音质效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配合Haptic触控震动技术,每当触摸操作的时候都会有震动提示,在听歌的时候,震动也随着播放音乐的节奏自动转变震动模式。但是因为一些用户并不喜欢震动的感觉,三星P3这一行为可看成是在P2基础上,作出的感观多元化的尝试。


三星YP-P3的UI概念

     客观看来,三星MP3产品仍着重在设计概念,从消费角度上看,P3升级的后的EmoTure触控式界面和Haptic触控震动的确有让P3有重新打造的感觉。但从市场实际反应来看,概念牌在没有更优秀的概念出现时,有点空洞。因为,不少业内人都感觉P3的UI画面就像是从P2的少色阶变成多色阶,而真正的提升只是在人性化层面上的完善。消费者与业内稍有不同的看法,只能印证事物总有争议性,进化也是见仁见智。

总结


产品系列由内而外不断演变

    每年每朝总有多少花开花落,产品系列的演变就是一条继承与创新的选择题。其中相当明快的要数IRIVER,N20之于N10,在数字上在机器整体上,都是脱胎换骨的体现。我们也看到许多似是而非的升级变化,这其中有几分抉择上的艰难。比如索尼iaudio这类比较稳健的品牌,在一些音质上和人性化上非具象的技术进化,的确是比较难让人第一时间察觉的。系列上的演化不断,并且实在,在乎你是否有前后的仔细对比。

IT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Loading...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