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RMVB专题之视频格式对比篇

2007-06-22 16:37  出处:PConline  作者:幼发拉底   责任编辑:liuchang 

 

  经历了好几年的默默发展,MP4的价格目前已日趋平民化,论功能,论性能以及质量也得到了消费者的充分肯定和信赖。可以说目前MP4的发展之路,价格因素已不再是阻碍它全面走向普及的唯一障碍。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潜在消费者对MP4保持观望,甚至抗拒的态度呢?相信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就是目前的MP4太“偏食挑食”的缘故了。

  如今的视频格式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MP4发展至今,能够被兼容的视频格式也有不少,如AVI、ASF、WMV、MPG、DAT、VOB等等,但MP4依然没能让消费者广泛接受。在我们前期的调查中,甚至有读者义愤填膺地扬言:只要MP4一天不支持RMVB,他就一天不会考虑购买。那么rmvb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对比其他视频格式,RMVB又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呢?倘若您也对这两个问题感兴趣,那就请跟随笔者的笔触,一同去探讨一番吧。

RMVB的前世今生

  RMVB的前身为RM格式,它们是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而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实时传送和播放,具有体积小,画质也还不错的优点。

  早期的RM格式为了能够实现在有限带宽的情况下,进行视频在线播放而被研发出来,并一度红遍整个互联网。而为了实现更优化的体积与画面质量,Real Networks公司不久又在RM的基础上,推出了可变比特率编码的RMVB格式。RMVB的诞生,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种平均压缩采样的方式,在保证平均压缩比的基础上,采用浮动比特率编码的方式,将较高的比特率用于复杂的动态画面(如歌舞、飞车、战争等),而在静态画面中则灵活地转为较低的采样率,从而合理地利用了比特率资源,使RMVB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影片的大小,最终拥有了近乎完美的接近于DVD品质的视听效果。我们可以做个简单对比,一般而言一部120分钟的dvd体积为4GB,而rmvb格式来压缩,仅400mb左右,而且清晰度流畅度并不比原DVD差太远。

MP4破冰之旅RMVB专题之技术篇

    人们为了缩短视频文件在网络进行传播的下载时间,为了节约用户电脑硬盘宝贵的空间容量,已越来越多的视频被压制成了RMVB格式,并广为流传。到如今,可能每一位电脑使用者(或许就包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您)电脑中的视频文件,超过80%都会是RMVB格式。

MP4破冰之旅RMVB专题之技术篇

艾诺V2000,采用ADI 533方案,全面兼容RMVB

  RMVB由于本身的优势,成为目前PC中最广泛存在的视频格式,但在MP4播放器中,RMVB格式却长期得不到重视。MP4发展的整整七个年头里,虽然早就可以做到完美支持AVI格式,但却久久未有能够完全兼容RMVB格式的机型诞生。藉着近期几款号称全面支持RMVB格式的产品,爱国者P881、歌美X750、艾诺V2000等的相继面市,强烈要求MP4支持RMVB的呼声再次响彻整个业界,那么对于MP4,尤其是容量小价格便宜的闪存MP4而言,怎样的视频格式才将会是其未来的主流呢?我们不妨来探讨一番。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IT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
最热搜索
妞ゅ爼鍎�